别害怕认真

  《赢在认真》这本书,开始我是拒绝去读的,因为对于一个读过太多鸡汤的人,这样的一个书名足以把我的阅读兴趣冲淡的所剩无几。但好在我还算是个挺认真的人,还是静下心抽空翻阅了一下此书。当我把自己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去认真审视自己职业态度和规划的时候,却不得不去承认《赢在认真》的论述确有可取之处,对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有积极的帮助。这纵然是一碗鸡汤,也值得与君一干了。

  认真是一种态度,如果用一本书去循环论证这个态度,即便文笔再好也会味同嚼蜡,这本书并非如此,用一句话总结的话,我会认为它是一本关于认真的方法论,用八个章节和各种故事完整的阐述了认真的内涵、认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认真的学习和工作,启迪读者以认真的态度和方法去砥砺自我,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价值实现。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浅读者对于《赢在认真》的一个粗陋总结。对于作者的总结和论述,多有认同,但我从不是信奉拿来主义的家伙,本着批判接受的阅读和思考习惯,以下是我关于认真的几点零星思考。

  认真你就输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句话已经成了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话,甚至于成为潜意识里认同的观点。也不知道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我们开始害怕认真。认真往往会被和“死板、不会变通、不合群”甚至是“傻”这样的词语绑架在一起,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这样的道理,在“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今天,显得老土且不合时宜。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的确,社会进步很快,改革开放四十年时间,从父辈祖辈那脚踏黄土背朝天兢兢业业才能吃饱饭的年代,到衣食无忧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今天,物质文明进步的脚步越来越快,脚踏实地的务实认真精神却在一点点的流失。

  我的父亲是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工,除了不爱惜自己,做什么事都很较真,我时常会想到,我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他只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连微信都不能熟练地使用,每次我耐心地教,他也会认真的学,遇到听不懂的东西时他则会自嘲般地感慨,说他老了,跟不上时代了。我则会回应道,不,爸你认真的样子,很酷。实际上,他一直都很酷。

  因为我觉得,酷就是努力做好手头上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多虚头巴脑的情绪。

  一次学不会,多学几次就会了,一次做不好,多尝试几次,不断总结和进步,总会做好的。认真的人不会被时代淘汰,认真务实的态度,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

  越认真的人,总会越忙?

  是的,事实不会骗人。

  每到年底,都会是很多单位很忙的时候,医院自然也是一样,一年的工作该总结了,工作的绩效是考核的时候了,工作资料是该整理的阶段了。忙么,忙,当然忙。作为一个刚工作两年的“萌新”,非常有幸地在新鲜感和慌乱忙碌中度过了两次。

  虽然大家都很忙,但慢慢地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忙的人永远是忙的人,而清闲的人好像也永远是清闲的人。学生时代的我曾天真的以为领导不忙,后来工作了才发现自己当年的确很天真,领导往往都很忙,尤其是年关终审这种时候,更显的格外的忙。究其因,则总会离不开“能者多劳”,不仅是岗位职责,也是能力担当。

  的确,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一如学生时代听到过的一个段子。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会有成绩好坏之分。解释是老师是一直以4G的速度在在课堂上讲课,成绩优秀的同学是以4G的速度在接收,有些同学是以WIFI的速度在接收,成绩中等的同学是可能是以3G、2G的速度在接收,而成绩靠后的同学可能属于忘记打开数据流量,成绩不稳定的同学可能属于是那种经常掉线的,而成绩最差的那些同学则可能是一直就没有开机。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在讲认真么,一直说能力做什么。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常都会听到一句让人绝望的话——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对的,是让人很绝望,比你有能力的人还比你认真,那别人只会越来越比你优秀,该怎么去追赶呢?这时就不得不去认清一个问题,认真努力很核心的一个要素就是务实。我们认真不是为了一定要比其他人优秀,而是努力去做一个每天都不一样的自己,从个体价值实现的角度去践行认真的真义,这便是踏实做事,重在务实。

  我们的父辈也许根本不会有深刻去体会认真的内涵,我们的领导,行业的精英,也不会整天把认真努力挂在嘴边,但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天映射出来的认真,却是最真实的诠释。

  所以认真,并不是属于长辈和精英的,他属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积极向上有生活理想的人。

  善待工作,工作也会善待你

  因为投胎是门技术活,显然我是那些没技术中的一员,所以我是站在一个普通人角度来思考这个论题的。

  这时一个典型空、大的命题,也是一个很实在的命题。空大是因为需要方法论去支撑,去具化,需要实践去验证和体会。实在在于已经有太多的前辈和行业精英用自己的经历验证了论题的正确性。

  所谓善待工作,书中给的解读如下: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责任心对待每个细节。

  我们都是医务工作者,权责越来越明确的管理制度面前,似乎所有人都在怕多做事,因为多做就会多错,也意味着多担责任。所以出现各种不敢做事,不想做事,能不做的就不做,能做的少做各种怪诞现象。更有甚者,对于那些认真负责,苛求细节的人往往会多有微词,甚至排挤。原因出在哪里,一曰人,人的职业素养,二曰制度,制度是否细致合理。制度还是由人制定,归根结底,这还是人的问题。

  医院是个集体,每个人都是零部件和螺丝钉,不需要每个人多去承担任务,我们也不需要很多劳模,需要的只是每一个在自己位置做好该做事情的螺丝钉。你好,我好,大家都做好了,各方交接流畅无误,工作高效愉悦,才是真的好。既为患者健康负责,也改善了工作环境。

  说了集体,再来谈谈个人。有些人说了,我的职业我不喜欢,我怎么认真得起来,咋一听似乎挺有道理。像我也是如此,我对自己的职业专业谈不上喜欢,我一直想当一名医生,或者一名教师,不为其他,只为喜欢。高考志愿随便可以去学自己向往的师范大学或者医学院校,却因为不可知的原因调剂学习了药学,你若问我是否喜欢这个职业,我多半会给出一个否定的回答。

  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数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对100名世界各行业杰出人士的调查结果显示,61%的成功人士坦言,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并不是他们最喜欢的,至少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结果令人惊讶,深入了解总结的结果揭示,他们能够在自己不喜欢的领域取得卓越的成绩成功,除却少数的偶然因素和聪明勤奋,更是离不开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用俗话讲,就是“干一行,像一行”。很多人一个工作做久了,慢慢也会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体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之“干一行,爱一行”。

  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班前的最后一分钟做好了,是我们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每一天的坚持,都会让你一点点超越昨日散漫的自己和那些不以为然得过且过的陪跑人,都会让你越来越接近优秀。天道酬勤,可能会迟到,却从来不会缺席。

  终篇,共勉

  认真不会输,不敢认真才是真的输了。你的认真不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是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事也。

作者:北院静配中心 聂良